文库 24年成稿

24年全日制-法学-个人信息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研究.docx

法学专业 法学 DOCX   18页   下载0   2024-12-18   浏览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4383字   19.00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I
摘 要
随着我国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当下社会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个人的
信息安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个人信息权益具有明显的人格属性,与主体的人格
尊严、人格自由密切相关,因此当个人信息权益遭受侵害时,被侵权人应获得精
神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需求。当个人的信息被侵犯时,损害到的
不仅仅是个人的信息数据,对被侵害人的精神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大多表现为
会给被侵害人带去各种不好的情绪,除此之外,对其产生的精神损害也具有不可
估量性,轻则影响心情,重则可能导致被侵害人产生抑郁,焦虑等精神疾病,
至导致被侵害人轻生。通过分析之前的案例可以发现,司法实践中对个人信息侵
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优先适用《民法典》的保护路径,即要求达到“严重精神
损害”程度,这一严苛的要求导致了个人信息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获赔率低、赔偿
金额缺乏标准等问题,也可以反映出个人信息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条款缺位以及确
定赔偿金额的自由裁量权失范等困境,本文则根据以上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
一些看法。本文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个人信息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理论阐述。该部分对个人信息
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含义和特征进行说明,从个人信息权益保护和精神损害
赔偿制度两方面梳理个人信息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发展历程,阐明个人信息
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正当性,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个人信息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困境及原因。该部分通过理论
与案例的结合阐述当前理论与司法实践脱离、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标准严格、
到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影响是导致当前个人信息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在制度规则适
用上的困境,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个人信息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的制度构建及完善建议。该部分
针对上述提到的困境给出相应的建议。一方面明确损害赔偿专门条款,《个人
信息保护法》中补充精神损害赔偿规定,充分实现个人信息侵权损害赔偿效果;
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创新关于个人信息权精神损害的考量因素,制定
赔偿规则,确定妥当的、可固定的赔偿数额,从而确保个人信息主体的精神损害
赔偿得以充分实现。
剩余1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24年全日制-法学-个人信息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规则研究.docx